家暴吞噬家庭的温暖!
今年3月1日是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暴法》
实施的七周年
七年来,“家暴违法”深入人心
对家暴“零容忍”
依法严惩施暴者
及时保护受害者
是社会共识,更是司法态度。
反家暴工作是一项
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
需要各职能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参与
3月2日,泉州中院与泉港法院设立首个两级联动的“泉家和”反家暴联协基地。
泉州中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郑敏,泉州市妇联副主席黄宝玲,泉港区委副书记王志强,泉港区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柯明好,泉港区妇联主席叶彬彬等出席揭牌仪式。揭牌仪式由泉港区法院党组副书记刘鸿志主持。泉港区检察院、公安分局、司法局、教育局、民政局、妇联、关工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揭牌仪式。
与会领导共同为“泉家和”反家暴联协基地揭牌
该基地取名为“泉家和”,“泉”字谐音为“全”,旨在发挥基地各部门职能作用,构建全链条反家暴机制,而“和”字代表着家庭和美与社会和谐安定。该基地是泉州中院与泉港法院深入贯彻省、市“三争”行动的创新举措,其目的在于构建反家庭暴力多部门“警情联动”,持续推进解决反家暴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,共同筑牢反家暴社会防控网,更好地为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“保驾护航”。
领导致辞
区委副书记王志强在致辞中对区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,创新审判机制,推动我区反家暴工作的深入开展所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。指出两级法院“泉家和”反家暴联协基地对维护平等、和睦、文明的家庭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,要求要主动担当作为,切实增强做好反家暴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,按照“党政主导、部门联动、社会参与”的要求,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及各职能部门的优势,强化沟通、密切协作,形成各方联动、齐抓共管的强有力反家暴工作机制,为推进“三城建设”、中国式现代化的泉港实践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。
泉州中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郑敏指出,反家暴联协基地的成立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全面贯彻省、市“三争”行动,全市法院“七争竞赛”精神的重要创新举措,也是继去年市县两级法院联动设立“泉家福”家庭教育司法协同促进基地又添一“泉”系列的涉家事司法服务新机制。同时,要求两级法院要以该基地设立为新的起点,各成员单位强化协作,持续深化反家暴多职能部门“警情联动”,推行“一次提交、分类流转、主动服务、限期办结”全链条服务模式,完善“一站式”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工作机制,织密反家暴“隔离网”,从源头上筑牢保护屏障,共同推进《反家庭暴力法》等法律在全社会的深入实施,更好地为我市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“保驾护航”。
共建与聘任
会上,泉港法院介绍反家暴工作情况。
各成员单位共同签署“泉家和”反家暴联协基地共建协议。
与会领导共同为反家暴预警员颁发聘书。
与会人员实地参观区法院家庭教育指导联动中心和“泉家和”反家暴联协基地。
“泉家和”反家暴
合作机制
“泉家和”反家暴联协基地合作机制
(一)建立反家暴预警协同机制
各成员单位在接到涉家暴纠纷投诉或反映后,由反家暴预警员第一时间将当事人身份信息、有效联络方式、暴力行为发生的具体经过、受伤情况、受害人现状等相关信息汇总,建立警情信息台帐,实现各成员单位信息共享。
(二)建立家暴纠纷处置联动机制
各成员单位在接到家庭暴力投诉、反映或求助后,对危险程度进行评估,并进行分级管理和干预,将相关信息通报给各成员单位反家暴预警员,会同其他成员单位共同处理。对存在有暴力情形的家庭建立重点管理台账,实行联合结对救助,跟踪回访。
(三)建立反家暴社会救助机制
依托基层网格化管理机制,发动律师、心理咨询师、义工、志愿者等社会力量,为遭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、心理咨询等服务。
(四)建立反家暴沉浸式宣传机制
各成员单位利用“三八”国际妇女节、“11.25”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、“12.4”宪法宣传日等节日节点,深入社区、乡村、学校、企业等单位就预防和制止家暴、反家暴的救济渠道、典型案例等进行法治宣传,大力营造反家庭暴力的良好社会氛围。
下阶段
泉州两级法院将以此次“泉家和”反家暴联协基地成立作为新的起点,充分发挥审判职能,主动延伸司法服务,强化多部门协同联动,构建长效工作机制,共同推动反家暴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,让法律暖阳守护万家安宁,为我市社会文明祥和、家庭和谐幸福贡献智慧和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