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秋送爽,丹桂飘香,
泉港法院迎来了青春洋溢的新成员,
他们怀揣法治梦想,追逐正义之旅。
今天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一位新伙伴~
新人小档案
王雅芳,女,汉族,中共党员,1996年1月出生。
2014年9月进入福州大学法学院学习,2018年6月毕业,取得大学本科学历,法学学士学位;
2018年9月进入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学习,2021年6月毕业,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,法学硕士学位;
2022年8月入职泉港区人民法院。
七年的学习光阴,回忆历历在目。依稀记得研究生入学之初,导师便对我们提出了一个要求:怀有仁爱之心,做一个好人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言:“有两样东西,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,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,那就是: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……” 法律是正义的捍卫者,坚守心中的道德律,彰显的是人的尊严和价值。因此,读书期间我最大的感悟便是:既要努力炼成好学不倦、学而不厌、学识扎实的学士,也要成为拥有良知、拥有成熟法律思维的法律人。
入职法院工作的感受
进入法院工作开启了我的职业生涯,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工作中,让我对法院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。进入立案庭(诉讼服务中心),工作虽细碎繁杂,却涉及到方方面面,我感受到工作之细心,责任之重大。法院不仅仅是审判案件的机关,还有化解矛盾、促进和谐,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职能。作为当事人进入法律程序的第一道关口,立案庭是化解纠纷的第一线,我院创设的“一镇(街)一法官工作站”和“致和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”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,法官们耐心细致地为当事人释法答疑,特邀调解员充分展现经验专业优势,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。因此,立案庭的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法官既要懂法律,又要解民情,他们不仅仅是公正严明的铁面判官,更是切实帮助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贴心人。
从学生到法院人的转变,这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上下功夫,要做到求真务实,知行合一。“行之力则知愈进,知之深则行愈达。”只有把所学的知识与审判实践结合起来,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,才能做到学以修身、学以成效,才能从掌握知识转变为价值,及时地发现问题、研究问题、解决问题。
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恰逢其时,为我们这些新入职干警上了一堂深刻的政治教育课,给我们系好了第一颗扣子,坚定不移听党话、跟党走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们会抱着干成事的底气,以踔厉奋发、勇毅前行的姿态,坚守神圣职责,捍卫法律尊严,践行“请党放心、强国有我”的青春誓言。
未来的祈愿
社会高速发展,法律不断更新,新的情势不断出现,处于一个学习型社会,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学习。勤勉或是懒惰,严谨或是懈怠,热情或是冷漠,将勾画出不同的成长坐标和人生轨迹。初入法院,我们便应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,既要以勤勉、严谨、热情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,也要秉持敬畏之心,怀揣正义与良知,一丝不苟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、公平、公正的司法服务。
学无止境,未来还有更长的路需要前行,但路遥而不坠其志,行远而不改初衷。我将坚持终身学习,以虚心、谦逊的态度,学习先进典型,向优秀的人员看齐,汲取榜样的力量,学人之长补己之短;永葆初心,多问、多听、多学、多思,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法律素养,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光和热,以青春浇筑法治梦!